航空航天:深圳新的创新极
发布时间:2019-04-23来源:平山新闻网 编辑:平山新闻网
广告位置(首页一通--图文)
在昨天的高交会上,观众被多用途无人直升机所吸引。深圳商报记者 林晓斌 摄
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无人机,卫星导航,微小卫星……走进高交会展馆,来自深圳的航空航天技术与产品让人眼前一亮。2016年,深圳航空航天产业规模超过800亿元,同比增长17%;今年前三季度,航空航天产业增加值达到104.74亿元,同比增长40.2%,增速位列所有新兴产业第一位。航空航天产业成为推动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科技产业创新型城市的新兴力量。
航空产业体验产品受欢迎
在今年高交会的航空航天展区,以飞行体验为特色的展台吸引大量航空爱好者。在天天飞集团展区,由深圳天天飞集团与资深模拟器厂家共同研制的全仿真、全尺寸飞行模拟器,让体验过的爱好者大呼过瘾。“天天飞模拟器一部分用于飞行体验,一部分用作飞行员考驾照的训练。”天天飞集团展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本次带来的直升机模拟器可以满足市民对航空驾驶的体验,同时也培养市民的航空爱好。他表示,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未来对飞行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培养飞行员首先要从飞行兴趣的培养开始。
记者了解到,为培养市民对航空的热爱,深圳已连续举行12年的“深南电路杯”全国航空模型比赛,设立了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福田区荔园小学等一批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同时深圳与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连续合作举办五届AOPA国际飞行训练展会,成为提升国内飞行训练水平,构建我国飞行人才的交流和储备重要平台,每年都吸引涵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主流飞行培训院校、知名航空航天大学、通航运营公司、飞机制造公司、飞行训练模拟机厂商、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航材设备厂商等机构与企业百余家参加。
品牌企业集聚成就“无人机之都”
以大疆为主的消费级无人机、以AEE一电科技为主的行业级无人机,已经成为深圳“无人机之都”的名片。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无人机企业达到310家左右,年产值近260亿元,年增长幅度在30%以上,已经形成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无论在无人机研发人才数量、技术水准还是创新能力等方面都独具优势。
消费级无人机的崛起,可追溯至2012年12月大疆发布的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级无人机Phantom1。从2012年开始,无人机企业在全国开始遍地开花。不过,由于无人机技术门槛、安全性要求极高,在产品迭代中马太效应逐步显现,大疆等行业领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不断巩固。同时在行业级无人机领域,深圳AEE一电科技凭借在中国警用、测绘等行业级无人机中的突出优势,成为世界领先级的无人机厂商。
记者了解到,一架无人机不仅需要2000~3000个电子等元气配件,而且需要强大的研发人才,平山新闻网,而深圳在高新技术以及电子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成为无人机发展的最佳城市。来自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的统计,目前深圳形成了一批领先龙头企业和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无论在无人机研发人才数量、技术水准还是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无人机之都名副其实。
航空航天体系不断完备
在本届高交会期间,国家卫星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签约落户深圳,未来将对北斗区域系统应用产品进行测试,并具备从芯片、模块、板卡、天线等基础类产品,到各类智能终端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全产业链产品检测需求。记者了解到,深圳在微小型卫星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去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通量宽带卫星项目落户深圳,并开启我国首个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十三五”期间计划发射3颗服务于美洲地区和欧非地区的高通量宽带卫星,组成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而另一家深圳企业东方红海特卫星公司,已经发射了多颗微小型“深圳造”卫星。
无独有偶,高交会期间,空中客车也与深圳签署合约,将全球第二家创新中心设在了中国,未来将从事无人运输、城市空中交通、客舱VR/AR、飞行器电气化、数据联接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孵化、合作和并购,致力于打造以航空航天高端研发和先进制造产业链为核心的软硬件一体化生态系统,并加快以上领域的应用、研发和产业化。记者了解到,深圳的科研机构、企业也在不断加入航空航天产品标准研究,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设立10个相关实验室,深标院成立无人机产业标准与知识产权联盟并制定多项标准,深圳科比特成为无人机领域ISO/TC20/SC16的WG2联合召集人,深圳一电科技成为总装备部标准唯一参编单位,深圳多尼卡参编民航局3项行业标准,航电检测中心已获得CNAS认证等等。